一、位置及交通
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锦江天然矿泉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东南约8km处的漫江河的右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7°38′29″,北伟41°54′09″。漫江镇交通比较便利,有公路通往抚松县城、松江河镇及全省各地。漫江镇北距松江河镇约28km,松江河镇有铁路通往通化及全国各地。
二、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一)区域地质
1、地层与岩浆岩
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有新生界玄武岩类及第四系松散岩类。
新生界玄武岩(pN2—Qp):是区内主要地层,形成熔岩台地,出露位置高,以岩席覆盖在老地层之上,包括第四系和上第三系的玄武岩类偶夹暗红色冰碛泥砾及黄绿色砾石、砂、亚粘土层。
第四系松散岩类(Q4):分布在漫江河谷漫江镇所处地段,由砂、砾石及砂壤土、粗面岩质火山灰组成。
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西北部,岩性为下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γ21)。
2、地质构造
本区位于天山一阴山纬向构造带的东端。以断裂为主,分布有北西向压扭性断层。北西向压扭性断层切穿玄武岩层及其下部地层,沿断裂破碎带形成漫江河槽形河谷。自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活跃,伴随着地壳的抬升,岩浆活动频繁,有多期岩浆喷发,河流强烈下蚀,对地貌特征有着控制作用。
3、地形地貌
本区属长白山火山群地貌,为熔岩台地地形,地表多被第四系玄武岩覆盖。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程750—950m,相对高·差50—200m。河流侵蚀切割强烈,切割深度可达60m,形成较为典型的“U”型河谷。锦江天然矿泉即位于漫江河谷中,泉点高程为853m。
(二)水文地质
区内广泛分布着玄武岩。玄武岩裂隙、孔洞发育,赋存玄武岩孔洞裂隙水,一般单泉涌水量<3L/s,沿断裂破碎带常有泉群出露,泉群流量大者>30 L/s,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钠型为主,属低矿化水.玄武岩孔洞裂隙水接受降水和邻区侧向径流补给,以蒸发和泉形式排泄。
三、矿泉水赋存条件与形成机制
(一)矿泉水赋存条件
抚松县漫江镇锦江天然矿泉水赋存于北西向压扭性断层中,含水介质为新生界玄武岩。该断层在区内总体走向为NW315°—330°,发育深度大,切穿了玄武岩层。沿断层两侧,岩石破碎,构造裂隙沟通了玄武岩中的孔洞,为矿泉水的形成、赋存与运移提供了空间和通道。
(二)矿泉水的形成机制
抚松县漫江镇锦江天然矿泉水产自北西向压扭性断层中,断层两侧的玄武岩构造裂隙、孔洞发育,赋存在孔洞裂隙中的地下水在沿断层径流过程中,溶滤溶解了围岩中的可溶Si02等矿物组分,并在地下水中逐渐富集,达到了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标准,形成了偏硅酸型矿泉水。
四、矿泉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一)矿泉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平、枯、丰水期水质检验成果,抚松县漫江镇锦江天然矿泉水中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含量290.87—339.74mg/L);阳离子以钠离子(含量54.99—67.05mg/L)和钙离子(含量15.59—27.48mg/L)、镁离子(含量15.73—18.9lmg/L)为主;总硬度(以CaCO3计)为106.80—133.41mg/L,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455.77—517.43mg/L,pH值为7.06—7.48,为低矿化的重碳酸钠型水。
(二)矿泉水水质评价
依据国家标准GB 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对锦江天然矿泉水进行水质评价。
1.感官要求
锦江天然矿泉水无色、无味、无臭、无肉眼可见物,清澈透明,存放无沉淀和悬浮物,水温恒定为8.0℃。饮之清醇爽口,口感独特,物理性状良好。
2.理化要求
(1)界限指标
锦江天然矿泉水中,偏硅酸含量62.39-62.98 mg/L,达到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要求,为含偏硅酸型矿泉水。
(2)限量指标
锦江天然矿泉水限量指标均符合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五、矿泉水允许开采量评价
抚松县漫江镇锦江天然矿泉水水源为一处泉群。经过对该泉群一个水文年的动态监测成果资料分析,该泉群流量为34706.7—38893.2m3/d,水温恒定在8.0℃。根据泉流量变化特征,按枯水期流量取保证系数0.8,确定锦江天然矿泉水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为30000m3/d。